



9月5日,第四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安徽蕪湖開幕。中國電科以“護航低空經濟,安全智慧飛行”為主題,攜“天行”“天衛”“天工”三大系列創新產品參展,全面呈現其在低空保障、低空安全與低空制造領域的系統化布局與領先實力。中國電科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俞承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天行”系列:讓低空保障更高效
“我們的‘天行’系列涵蓋低空起降場、低空智能網聯系統、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管理設施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技術專家表示,管服系統是低空飛行的“大腦”,可類比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地面交通管理系統,研發的全國首個省級低空管理服務平臺,目前已在江蘇省成功落地應用。
支撐設備體系作為低空飛行的“終端”,中國電科已形成完整的產品生態。在氣象監測領域,可提供測風、測雨雷達及微氣象站等產品;通信方面,成功研制高低軌通信衛星星載設備與通信終端;導航領域,針對通航飛機和中大型無人機,開發了地基增強導航設備,構建星基-地基融合的服務網絡;監視方面,打造了包括ADS-B、Remote-ID等在內的主被動融合產品體系。這些設備共同構筑起低空飛行的技術保障基礎,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天衛”系列:讓低空安全更可靠
“天衛”系列涵蓋探測識別、指揮調度、反制處置等核心關鍵裝備,以及覆蓋城市、區域、點位和機動伴隨的重要目標防護整體解決方案。
中國電科首創城市綜合立體防控體系方案,推出的“低空雪亮”充分復用城市已有治安防控體系的地面監視網和數據資源,打造了“多源感知、分級防控、空地協同”的綜合立體防護體系,其對“黑飛”的立體管控和對飛手的及時溯源查證優勢,已在合肥蜀西湖“低空雪亮”樣板工程中全面展示,與安徽省共建的“中國電科低空安全試驗驗證基地”已初具規模形成能力,在安全防護、空地協同、對抗演進、測試評估四大方向上,體系化展示了探測感知、精準處置、城市綜合防控和要地防護的全要素全方位技術測試驗證能力。
系列產品矩陣彰顯技術實力。展出的“螢火蟲”“幽衛”“靈耳”系列化低成本低空監視雷達,覆蓋了從超近程、近程、中程到遠程的場景需求。其中的“螢火蟲Ⅰ”超近程雷達僅A4紙大小,輻射功率7W,成本降低80%以上,能對城市樓基線以下強雜波背景中的小型無人機進行精準探測,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聲學告警設備通過聲陣列精準識別目標,支持多節點組網,具備無輻射、低功耗、隱蔽部署等獨特優勢;“驃騎”四足反無機器人可在復雜地形中機動追蹤目標,結合高精度激光武器實現高效攔截;“空中警察”系統依托無人機搭載多類載荷,實現探測、識別、網捕、飛手定位及空地聯動取證等全流程功能。
“天工”系列:讓低空應用更豐富
“天工”系列涵蓋全國產通用飛機、特種飛機、無人機整機及系統解決方案,以及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
翔云V大型物流無人機首次亮相即引發關注,其專為多樣化航空物流場景打造,采用自主正向研發設計,全面實現國產化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運輸能力達國內先進水平。核心系統采用冗余設計,保障高安全性,同時配備一鍵起降、超視距飛行、快速出動等智能化功能,操作便捷高效,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航空物流運輸場景。展出的CA40單發四座飛機作為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初級教練機,采用高于同類機型的安全設計標準,具備抗尾旋等先進特性,主要應用于飛行培訓、空中巡邏等領域,已成為我國低空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
大會期間,中國電科舉辦“中央企業·低空經濟報告會”,聯合多家央企、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校,共同探討夯實低空經濟安全發展根基關鍵問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