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國電科多位干部職工、科技工作者代表受邀參加現場觀禮,與全國各條戰線的杰出代表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
看到預警指揮機再次飛過天安門廣場,心潮澎湃,感慨萬千。當年抗戰時期,中華民族要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如今我們已經有最先進的裝備、最先進的預警機守衛祖國藍天。國產預警機是完全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造出來的,蘊含著軍工人“一定要爭口氣”的決心與擔當。閱兵式上,最新一代預警機編隊的呼嘯聲,不僅是國威軍威的展示,更是一種莊嚴宣示,中華民族任人欺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也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科學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更好肩負起我們的職責,不僅在強軍征程上,更要在強國征程上,譜寫新的輝煌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
親身在氣勢如虹的閱兵式現場觀禮,看見我們研制的裝備在天安門前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深感激動與自豪。作為軍工科技工作者,深知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我們將持續加快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建設,奮力打造更多好用、管用的預警探測裝備,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有力的戰略支撐。
——集團總監、14所所長,電科國睿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明
現場觀禮不僅僅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看到承研的裝備接受檢閱,感到無比榮耀,也深知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將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定不移支撐集團公司戰略轉型走深走實,面向體系化、智能化發展,著力提升總體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裝備研制、交付、使用和迭代能力,在打造黨和人民可信賴的“大國重器”中堅定履行強軍首責,為奮力推進強國強軍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網絡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電科網通黨委書記、董事長 徐小剛
我有幸在天安門現場親眼見證了網絡空間部隊和信息支援部隊首次亮相,見證了中國網安/30所獨立研制的裝備參與了檢閱,內心澎湃激蕩。這支新型作戰力量在全世界面前,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展示了我國在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雄厚實力。網絡空間已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網絡邊界就是國家主權的新邊界。鍛造強大的能力,才有強大的底氣。我們將繼續致力于人才創新、技術創新、本領創新,以更加卓越的擔當,筑牢國家網絡邊防,捍衛網絡空間安全。
——中國網安/30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鑫
現場觀摩閱兵,心潮澎湃、倍感自豪。我們將立足紅船起航地,堅持黨的領導,胸懷“國之大者”,提升政治能力及戰略能力,強化自主創新,扛鼎強軍首責,持續打造新域新質戰斗力,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
——36所黨委書記金飆
當預警機劃破長空,當鏗鏘步伐震動大地,這是用鮮血與信仰鑄就的榮光,是先輩以生命點亮的山河。我們銘記,戰火中不屈的民族脊梁;我們緬懷,荊棘路上倒下的每一個英魂。愿以今日之自強,告慰昨日之犧牲;以未來之奮進,延續永恒之安寧,歷史長鳴,吾輩前行。
——智能院副院長趙彥杰
現代化武器裝備莊嚴亮相,不僅展現出國家日益強大的國防實力,更彰顯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一名國產集成電路裝備企業負責人,更加堅定了產業報國、科技強國的信念,我將與團隊一同,在離子注入設備領域深耕不輟,為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貢獻應有力量。
——電科裝備北京爍科中科信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李進
在民族危亡時刻,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始終戰斗在最前線。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華兒女才能團結一心,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融入到工作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電科45所建華高科公司工藝總監曹國輝
從先輩們用血肉鑄就的不屈長城,到今天由科技創新構筑的信息長城,我深刻感受到強國強軍事業的偉大征程。當現代化裝備體系磅礴呈現,尤其看到網絡信息能力作為核心戰力貫穿其中,作為奮戰在一線的電科人,我內心充滿了無比的職業自豪與使命緊迫。我們要立足網絡信息體系建設和發展,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全力謀劃體系工程、攻堅關鍵核心技術,為打造世界一流、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國防信息體系,捍衛國家“數字疆域”貢獻智慧與力量。
——中國電科總體院李丹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有幸在現場親歷這一歷史時刻,倍感振奮、自豪和激動。我將把觀禮的震撼化作前行的動力,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關鍵核心技術,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發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加快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高功率激光光纖技術再上新臺階,以昂揚的奮斗姿態為集團公司轉型發展、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光發熱。
——中國電科46所高級專家衣永青
看著空中護旗梯隊組成“80”字樣,3架直升機懸掛著“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條幅飛過,心潮澎湃不已。中國電科研制生產的全面覆蓋陸、海、空、天、電、網領域的多型裝備和尖端技術,集中展示了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成果,也切身領會了要從“國企思維”向“國家思維”升級的戰略考量和使命擔當,我將牢記“國之大者”,加快提升“六個能力”,以更飽滿的熱情和堅定信念,更好地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華錄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楊永勝
看著方隊整齊劃一的步伐,聽著裝備駛過的轟鳴聲,深知其中也有我們電科人貢獻的科技力量。那些先進的偵查預警、電子對抗等信息化裝備,凝聚著無數電科人的心血。這不僅是一場軍事盛宴,更是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肯定。我將牢記使命,繼續在本職崗位上拼搏,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更多力量。
——華錄集團總經理助理張體中
這場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和平未來的堅定宣誓,是國家軍事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國產化“大國重器”,全球領先的“明星裝備”、科技十足的“無人體系”、首次亮相的新型作戰力量,無不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決心。我們一定會銘記歷史、傳承精神,在國家國防建設中續寫新的傳奇。
——電科投資副總經理嚴勇杰
觀禮現場,當裝備方陣駛過時,看到了熟悉的輪廓。看到裝備平穩行進,心中踏實且欣慰,這不僅是裝備成果的展示,更是無數科研人員和匠人智慧的凝聚,是我們對強軍使命的踐行,能夠以專業技能服務國防軍工事業建設是我最大的榮幸。未來,我將繼續堅守崗位,潛心鉆研,培養更多的年輕技工,為打造更多“管用、好用”的裝備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電科14所高級技師胡勝
自從成為一名軍工人,就夢想有一天站在天安門前,親眼看到自己“繡”出來的作品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通過閱兵觀禮,更加意識到強國強軍的重要性。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升技能水平,把30年來工作方法與操作訣竅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更多的培訓教材助力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帶動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瓶頸,生產出更多好用、管用、耐用的武器裝備,助力裝備的迭代升級和國防現代化建設。
——中國電科29所高級技師潘玉華